工業互聯網要如何建?這份權威報告回答你的二十問
北京時間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工業互聯網是什么?應該如何建設?3月5日,剛剛成立的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向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了一份包括20個問題的報告,詳細解答了這些問題。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20問
一、工業互聯網是什么?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成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托、重要途徑、全新生態。
二、工業互聯網和通常所說的互聯網有什么區別?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領域,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面向實體經濟應用的演進升級。通常所說的互聯網一般是指消費互聯網,與之相比,工業互聯網有三個明顯特點。
一是連接對象不同。消費互聯網主要連接人,應用場景相對簡單,工業互聯網實現人、機、物等工業經濟生產要素和上下游業務流程更大范圍的連接,連接種類、數量更多,場景復雜。
二是技術要求不同。消費互聯網網絡技術特點突出體現為“盡力而為”的服務方式,對網絡時延、可靠性等要求相對不是特別嚴格。但工業互聯網既要支撐對網絡服務質量要求很高的工業生產制造,也要支撐高覆蓋高靈活要求的網絡化服務與管理,因此在網絡性能上要求時延更低、可靠性更強,同時由于直接涉及工業生產,工業互聯網安全性要求更高。
三是發展模式不同。消費互聯網應用門檻較低,發展模式可復制性強,完全由谷歌、臉書、亞馬遜、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主導驅動發展。工業互聯網涉及應用行業標準雜、專業化要求高,難以找到普適性的發展模式,通用電氣、西門子、航天科工等制造企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同時,互聯網產業多屬于輕資產,投資回收期短,對社會資本吸引大。而工業互聯網相對重資產,資產專用性強,投資回報周期長,且還存在一些認知壁壘。
三、發展工業互聯網有什么重大意義?
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正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壯大。
我國工業經濟正處于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的關鍵期,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發達國家制造業高端回流和發展中國家中低端分流的雙重擠壓,迫切需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步伐,推動工業經濟從規模、成本優勢轉向質量、效益優勢,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快速構建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搶占未來發展主動權。
四、工業互聯網如何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工業互聯網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關鍵支撐。一是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通過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各種生產和服務資源在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優化配置,推動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幅提升工業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工業互聯網促進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由單點數字化向全面集成演進,加速創新機制、生產模式、組織形態和商業范式的深刻變革,催生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工業互聯網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是加速網絡演進升級。工業互聯網促進人與人相互連接的公眾互聯網、物與物相互連接的物聯網向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拓展,大幅提升網絡設施的支撐服務能力。二是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工業互聯網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可以與交通、物流、能源、醫療、農業等實體經濟各領域深度融合,實現產業上下游、跨領域的廣泛互聯互通,推動網絡應用從虛擬到實體、從生活到生產的科學跨越,極大地拓展了網絡經濟的發展空間。
五、工業互聯網具有怎樣的功能架構?
工業互聯網由網絡、平臺、安全三個部分構成。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網絡”是實現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泛在深度互聯的基礎,包括網絡互聯體系、標識解析體系和信息互通體系。通過打造低延時、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實現信息數據在生產各環節和全要素的無縫傳遞,從而支撐形成實時感知、協同交互、智能反饋的生產模式。
“平臺”是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也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平臺下連設備、上連應用,通過海量數據匯聚、建模分析與應用開發,推動制造能力和工業知識的標準化、軟件化、模塊化與服務化,支撐工業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創新和資源高效配置,是構建制造業新生態體系的核心。
“安全”是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保障,涉及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五個方面。通過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對工廠內外網絡設施的保護,避免工業智能裝備、工業控制系統受到內部和外部攻擊,保障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其應用的可靠運行,降低工業數據被泄露、篡改的風險,實現對工業互聯網的全方位保護。
六、工業互聯網的網絡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哪些工作?
工業互聯網的網絡體系是工業系統互聯和工業數據傳輸交換的支撐基礎,是在現有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演進升級和疊加新型專網而形成,包括企業內網絡和企業外網絡。構建網絡體系,主要包括四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推進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術改造和建設部署,打通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為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打下良好基礎。二是加快工業企業外網建設。重點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優化升級國家骨干網絡,為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泛在互聯與數據順暢流通提供保障。同時,進一步推進連接中小企業的專線提速降費,降低中小企業的信息網絡服務成本,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是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賦予工業互聯網每一個機器和產品“身份證”,推動實現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以及人、機、物全面互聯,進而實現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信息資源集成共享。四是推進工業領域全面部署IPv6。在工業企業網絡化改造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工業領域IPv6發展,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對海量地址的需求。
七、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載體,其核心要素包括數據采集體系、工業PaaS平臺、應用服務體系。其核心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能夠發揮平臺的集聚效應。工業互聯網平臺承載了數以億計的設備、系統、工藝參數、軟件工具、企業業務需求和制造能力,是工業資源匯聚共享的載體,是網絡化協同優化的關鍵,催生了制造業眾包眾創、協同制造、智能服務等一系列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二是能夠承擔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關鍵角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下連接海量設備,自身承載工業經驗與知識模型,向上對接工業優化應用,是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驅動著先進制造體系的智能運轉。三是能夠釋放云計算平臺的巨大能量。工業互聯網平臺憑借先進的計算架構和高性能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能夠實現對海量異構數據的集成、存儲與計算,解決工業數據處理爆炸式增長與現有工業系統計算能力不相匹配的問題,加快以數據為驅動的網絡化、智能化進程。
八、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保障能力應該如何強化提升?
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工業互聯網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重點突破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相關核心技術,推動攻擊防護、漏洞挖掘、入侵發現、態勢感知、安全審計、可信芯片等關鍵安全產品研發。重點針對基礎較好的行業和安全需求迫切的領域,開展安全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構建工業互聯網設備、網絡和平臺的安全評估認證體系,依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安全能力評估和認證,引領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能力不斷提升。建立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明確相關主體的數據安全保護責任和具體要求,加強數據收集、存儲、處理、轉移、刪除等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建立工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形成工業互聯網數據流動管理機制,明確數據留存、數據泄露通報要求,加強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監督檢查。督促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防護和監測處置技術手段建設,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試點示范,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充分發揮國家研究機構和社會力量作用,增強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支撐能力,著力提升隱患排查、攻擊發現、應急處置和攻擊溯源能力。
九、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近期概況與特征如何?
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瘮U張的窗口期,發達國家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等加速布局。美、德兩國保持領跑,日本、韓國、法國、印度、巴西等國紛紛加快追趕步伐。美國將工業互聯網作為先進制造重要基礎,其主導的工業互聯網聯盟,匯聚了38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家企業,正試圖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樞紐。德國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工業4.0關鍵支撐,集聚龍頭企業推進標準、開發、試驗等工作,已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兩大陣營正在加快雙方對接,實現強強聯合。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球競爭焦點,呈現井噴式發展,目前已超150個??鐕揞^積極打造“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先進平臺”立體新優勢,通用電氣Predix平臺覆蓋風電、航空等領域,集聚2萬開發者,已開發160種APP。
十、我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長期愿景是什么?
總體目標是立足國情,面向未來,打造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使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走在國際前列,爭取實現并跑乃至領跑。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茝V。形成3-5個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體系較為健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窘⑵疠^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大規模推廣應用,推動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
到203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平臺,形成國際先進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全面深度應用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點領域實現國際領先。
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十一、我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來,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創新戰略實施以來,在產學研用各方的積極參與、共同推動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取得重要進展,主要包括網絡、平臺、安全、應用四個方面:
網絡方面?!皷|西南北中”五大標識解析公共服務節點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企業外骨干網絡加快部署,工廠內外網改造持續推進。
平臺方面。培育超過50家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59萬臺套、工業APP數達到1500個,制造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雙創”平臺普及率超過75%。
安全方面。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平臺初步建成,安全風險監測發現、預警通報以及處置支持能力不斷增強。
應用方面。截至2018年9月,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7.8%和48.5%。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開展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個性化定制的企業比例分別達33.7%、24.7%、7.6%。
十二、我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具備哪些基礎?
我國是制造大國和互聯網大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具備豐富的應用場景、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巨大的推進動力。具體機遇表現如下:
一是工業基礎不斷夯實、結構不斷優化。2010年以來,我國連續保持全球工業第一大國地位。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具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載人航天、大飛機、高鐵、集成電路等多個重大領域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近40%。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44%和46%。特別是近年來,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我國制造業發展質量效益取得了明顯提升。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2%,工業增加值總量首次突破30萬億元,占GDP比重三分之一,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3%,其中制造業利潤增長8.7%。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5.5、2.7和1.9個百分點。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鐵路客車、微波終端機、新能源汽車、生物基化學纖維、智能電視、鋰離子電池和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
二是網絡大國地位穩固、短板加速彌合。信息基礎設施能力進一步鞏固。我國已建成大容量、高速率、高可靠的信息通信網絡,擁有我國擁有全球最大、世界領先的光纖通信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4G網絡覆蓋所有城市和主要鄉鎮,用戶數達11.7億。網絡信息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移動通信歷經了2G跟隨、3G突破和4G同步,正在努力實現5G引領目標,我國企業給國際標準組織提供的標準文稿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已完成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5G系統設備具備預商用水平。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活躍,信息通信企業實力不斷增強?;诨ヂ摼W的信息消費不斷擴大和升級,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正在成為享譽世界的三張新名片。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超過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9%。
十三、我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盡管我國工業互聯網開局良好,但產業基礎并不牢固,核心技術能力和生態掌控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工業互聯網的規?;瘧萌悦媾R較高壁壘,在一些領域探索出的融合應用新模式、新業態還只是星星之火,建立并鞏固優勢的任務十分艱巨,要實現支撐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和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愿景,仍然面臨著艱巨的挑戰:
一是關鍵基礎能力不足。我國制造企業數字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多數企業數字化水平較低,網絡化、智能化演進基礎薄弱;工業網絡標準、技術、產業基本被外商掌控,且標準眾多、互通性差;工廠外網絡主要依托公共互聯網,難以滿足工業生產高安全、高實時和高可靠的要求。
二是全球引領能力不足。我國缺乏類似GE、西門子等具備綜合解決方案和全領域覆蓋能力的龍頭企業,企業長遠布局能力薄弱,前瞻性、系統性和技術含量亟待提升,自主可控、并引領國際發展的能力不足。
三是資金人才保障能力不足。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資源要素投入力度不夠。我國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的投入相比于國外領先企業差距很大。此外,工業互聯網發展涉及工業、IT、通信等領域的縱向和橫向整合,復合型人才以及大量新型技術工人缺口巨大。
十四、我國追趕和超越發達國家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的歷史機遇在哪里?
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處于格局未定和面臨重大突破的戰略窗口期,為我國加速追趕和超越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契機。一方面,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還處于加速創新突破和應用推廣階段,國際技術和產業競爭格局尚未成型,為我國加速追趕和超越提供了寶貴的時間窗口。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為互聯網發展帶來了新要素、新市場和新形態,將進一步推動構建多方共治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
十五、我國工業互聯網已經逐步形成怎樣的產業生態?
我國工業互聯網正在形成跨界融合、開放共享的生態發展模式。
從發展路徑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實踐形成了從生產端、產品端和平臺端切入的三種類型:生產端切入的企業,主攻智能工廠和生產線,通過集成生產系統獲取數據,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產品端切入的企業,主攻智能產品,提供智能增值服務,拓展價值空間。平臺端切入的企業,主攻第三方工業互聯網平臺,主要提供運營優化、資源協同、設備連接管理等各類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的支撐服務。
從具體應用來看,我國領先企業在工業互聯網的部署實施中形成了四種典型模式:一是基于現場連接的智能化生產,石化、鋼鐵、電子信息、家電等行業通過部署工業互聯網,實現對生產過程、計劃資源、關鍵設備等的全方位管控與優化。二是基于企業互聯的網絡化協同,航空航天、汽車、船舶等行業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分布于全球的設計、制造和服務資源有效整合,通過并行組織,大幅縮短產品研制周期。三是基于產品聯網的服務化延伸,工程機械、電力設備、供水設備等裝備制造行業通過基于工業互聯網實時監控產品的運行狀況,并開展遠程運維、健康管理等的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四是基于供需精準對接的個性化定制,家電、服裝、家具等行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用戶與企業產品定制服務平臺的有效對接,推動用戶與企業的深度交互。
十六、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有哪幾項任務較為迫切?
一要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國家級創新體系。加強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關鍵網絡設備和智能網聯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特別是要運用工業互聯網數據、模型大量集聚的特點,打造一批匯聚大量活躍創新主體和開發者的開源社區及平臺,推動長期卡脖子的各類工業軟件加快突破,打破工業軟件對國外的高度依賴。積極探索5G、邊緣計算、深度學習、增強/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創新應用,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二是統籌建設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圍繞具有較強外溢效用和拉動作用、公共事業性質相對突出、單純依靠市場機制難以實現的領域,統籌部署、分步實施,著重建設四類公共服務平臺,包括:工業數據管理服務平臺,提升優化制造業工業數據資源管理能力;評估服務平臺,分區域、分行業開展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的第三方評估;產業監測服務平臺,開展工業互聯網產業日常統計報送和摸底調查工作;檢測認證服務平臺,科學客觀地檢驗、測試和認證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能力水平。
三是圍繞“一帶一路”加強工業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深入貫徹“一帶一路”建設這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一方面支撐推動國內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建立一批合作示范基地、園區和工廠;一方面積極研判全球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引進來”的途徑和模式,支撐開展符合我國實踐發展需要的國際合作。
四是有效開展工業互聯網專業及復合型人才培養培訓。推動相關部委、地方政府、領軍企業、知名院校聯合,在全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集聚地區共建工業互聯網人才實訓基地。組織高校學者和科研機構專家編寫工業互聯網學科導論及培訓教材,運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人才教育和培訓工作。動態建設完善全球工業互聯網高端創新人才庫,為國家引進領軍人才、布局重點項目提供信息儲備。
十七、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我國提出了哪些配套政策?
《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從法規制度、市場環境、財稅支持、融資服務、人才支撐和組織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結合目前正在推進的一系列相關工作,主要如下:
一是持續完善頂層設計。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制定并出臺《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目前更多戰略規劃正在陸續研究制定中,持續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
二是建立健全法規制度。完善工業互聯網規則體系,細化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工業互聯網數據規范化管理和使用機制,加快新興應用領域法規制度建設等。
三是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構建融合發展制度,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動相關行業在技術、標準、政策等方面充分對接,打造良好外部環境。健全協同發展機制,引導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等國家機構和產業組織完善合作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
四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財政資金引導,加大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支持力度,探索采用首購、訂購優惠等支持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建立風險補償基金;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
五是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互聯網企業開展股權融資,積極推動項目收益債、可轉債等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引導社會風險投資基金等向工業互聯網領域傾斜。加大精準信貸扶持力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探索開發質押貸款業務。延展產業鏈金融服務范圍,拓展針對性保險服務。
六是強化專業人才支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引進和培養結合,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加大引進人才配套政策支持,廣攬國內外人才,壯大工業互聯網人才隊伍。加強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建設,培育技術人才和應用創新型人才,建立工業互聯網智庫。
七是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負責統籌謀劃、協調任務安排以及督促檢查主要任務落實情況。設立工業互聯網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開展工業互聯網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研究。中編辦批復成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作為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研究,標識解析體系和網絡、平臺、安全體系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工作。
十八、工業互聯網如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優化存量,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通過企業內外網絡全面互聯,將連接對象延伸到整個工業系統,實現了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良性互動,極大地提高工業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各環節的工作效率,支撐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做大增量,有力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壯大。工業互聯網通過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工業生產的資源優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延伸,重構傳統工業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催生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服務型制造、智能化生產等新模式新業態,有力支撐先進制造業發展。
十九、工業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通發展是指什么?
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其目的是推進互聯網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實現工業經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網絡化連接,實現跨企業、跨領域、跨產業的廣泛互聯互通,構建新型工業生產制造服務體系,形成工業經濟發展的全新生態,加快工業經濟數字化轉型,同時支撐服務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十、工業互聯網如何促進數字經濟繁榮發展?
工業互聯網將網絡的連接對象從人延伸到機器設備、工業產品和工業服務,推動加快進入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全面互聯的新時代,形成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天地一體的網絡空間,推動數據量指數級增長、大規模匯聚,為數字經濟繁榮發展提供關鍵要素,加速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創業,開創數字經濟新藍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分析:領先于全球發展,立法規劃有待提速